近年来,无人机表演已成为“网红”城市吸引游客、提升城市知名度的流量密码。以重庆为例,从2025年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的惊艳亮相,到春节期间持续的飞行表演,无人机为这座赛博感满满的城市再度增添了独特的空中魅力。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数据中心测算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316.16万人次,同比增长10.5%;游客花费261.62亿元,同比增长11.5%,文旅市场实现了客流量与消费额的双增长,这其中无人机表演功不可没。它将科技展示转化为城市日常文化符号,以华丽梦幻的动感形式呈现“火锅”“黄葛树”“辣椒”等众多巴渝文化元素,实现了城市景观数字化升级与文化精神的创新性表达。


“五一”假期,重庆广电集团(总台)组织连续5天的飞行表演,一周内重庆“无人机灯光秀”搜索量增幅接近50倍,重庆两江四岸酒店周搜索量上涨 40%。“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网络直播5天累计观看量超过 3627万;重庆广电媒体发布关于无人机表演的图文资讯 112条,阅读量达 2265 万;发布相关短视频 157 条,各平台累计观看量 6930 万。“五一”期间无人机表演全网传播量超过10.2亿次,现场累计观看人数超过 120万人次。

从宣传效果来看,四月及“五一”假期的 10场表演全网总次。阅读量累计超过 15.5亿,充分展示了“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低空融媒的新魅力。
深圳在2024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也曾借助连续7天的无人机表演收获了显著的文旅成果。据统计,国庆期间深圳全市五个表演区域及周边人流量共计121.7万人次,3个无人机表演所在的商圈深业上城、大运天地、观澜湖新城人流量达246.2万人次、同比增长117%;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65.8%。深圳共接待游客818.8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5%,实现旅游收入76.0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1.3%。
政府前瞻布局:解锁流量密码,盘活文旅动能
重庆和深圳的成功掌握无人机表演“流量密码”,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高瞻远瞩与积极作为。在文旅产业的发展规划中,两地政府敏锐地捕捉到无人机表演这一新兴形式的巨大潜力,将其视为推动文旅产业升级、拉动城市消费的重要契机。

重庆市政府在“光影重庆”项目的筹备与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一方面,深入挖掘巴渝文化内涵,引导项目团队将本土特色文化元素融入无人机表演内容,让每一场表演都成为巴渝文化的生动展示窗口;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项目的落地提供政策支持、场地保障以及安全监管等全方位服务,确保项目顺利开展。通过打造这样的特色文旅项目,重庆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文旅消费的大幅增长。

从宏观角度来看,重庆和深圳的政府积极操盘城市文旅的案例,对于国家提振消费战略同样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在当前国内经济发展中,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旅消费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无人机表演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成功创造了新的消费热点。

以重庆和深圳为例,大量游客因无人机表演慕名而来,他们在观看表演的同时,还会在当地进行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活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消费链条,真正由无人机表演带来的“泼天流量”化作“人财两旺”的经济效益,有力地带动当地乃至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国家消费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这类城市操盘文旅案例还对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举办高品质的无人机表演活动,城市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显著提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这种发展模式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推动全国文旅产业朝着更加多元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促进区域间文旅产业的协同共进,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国家消费市场的内涵与外延。
在全球文旅与科技加速融合的浪潮中,中国无人机表演企业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据统计,中国无人机编队表演占据全球市场约92%的份额,其中大漠大已成为全球无人机集群表演领域的龙头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还通过全球化布局,助力全球“科技+文旅”的深度融合。

大漠大智控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累计执飞架次超2000万,完成10000余场表演,以10197架无人机同时升空的壮举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国无人机集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规模化表演上,更在于对安全性和自动化的极致追求。

2025年1月,大漠大发布了全新一代自动化无人机集群V4系统,通过内置电池技术和全球首创的“机巢式自动快充”系统,实现了“1次布场,无限续飞”,自动化率提升80%。此外,经软硬件全面升级,并加装降落伞系统,飞行可靠性提升至99.999%,极大降低了安全风险。这些技术创新不仅为无人机飞行表演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全球市场打开了更多想象空间。
当前,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文旅市场的持续繁荣,无人机表演市场也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2024 年,中国无人机表演公司在海外重大文体、节庆活动中频频亮相,提供了强有力的产品和技术支持。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预测,按照目前几大领头企业的发展势头,2025年,仅文旅方向的无人机市场缺口就高达100万架以上,无人机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大漠大智控的海外战略也在加速推进,目前已进入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营收占整体业务的30%。未来,中国无人机企业将在全球低空经济生态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低空+文旅”的深度融合解锁更多全新的想象空间,为全球市场贡献更多信心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