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8时26分,1.2万架无人机+灯光秀闪耀鹏城,以夜空为幕,科技执笔,以城市为舞台,双主场梦幻联动,全民齐参与,全城共奔赴!
本次表演全球首创“1+2+N”模式,深圳市民广场、深圳人才公园两大主场双矩阵联飞,全市N处光影与无人机集群同频共振,由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全流程把控无人机集群执飞工作、深度参与表演内容设计,以持续30分钟的“超长续航”制霸夜空,震撼演绎一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年的光影史诗。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
向世界讲述深圳故事
本次表演分为四大篇章、19个舞步,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民生幸福等维度,选定了孺子牛、高山榕、簕杜鹃、城市地标等一系列深圳标志性元素。表演开场,双主场随着一幅“卷轴”徐徐铺展拉开帷幕,象征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随即,大鹏鸟振翅登场,象征“鹏城”深圳,如扶摇而上的神鸟,乘改革之风,敢闯敢试、一飞冲天。
“双主场梦幻联动”是此次无人机灯光秀的创意特色之一。演出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改革之路”史诗剧场和人才公园——“未来之窗”科技秀场同时举行。
市民中心广场位于城市中轴线上,连接莲花山和CBD摩天楼群。这里的演出侧重展现特区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讲述创业者筚路蓝缕的拼搏故事,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图景。
深圳人才公园是全国首个以“人才”为主题命名的公园,这里的演出以充满想象力的视听画面,重点展现深圳国际化、科技感与潮流感交融的都市气质,呈现一座面向未来的先锋之城。
此外,演出创新性地将1.2万架无人机舞步与城市光影梦幻结合,共同呈现深圳城市地标、科技创新成果、山海连城、环保宜居等特色。据深圳广电集团高级记者唐萍介绍,“我们希望用这些元素深化市民与特区的情感连接与精神共振,同时立体呈现深圳这座梦想之城的魅力,吸引海内外企业和人才来到深圳。”
灯光秀与无人机精密协作
共同打造城市光影秀
如何让创意翱翔天空?如何让光影在凹凸不平的楼宇墙面“作画”?为此,深视新闻记者采访了在此次演出中负责执飞无人机的深企大漠大团队,以及市民中心、人才公园的灯光秀演出运营团队。
作为全球领先的无人机集群自动化表演系统供应商、中国无人机表演开创者,大漠大曾六次荣登央视春晚舞台、六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并为万架无人机吉尼斯世界纪录突破者与保持者,业务覆盖全球50+国家地区、100+主题公园和文旅景区,累计执飞架次已超5000万。
在市民中心广场主场,舞步“簕杜鹃与风铃木”惊艳观众,4000架次无人机在空中排列组合,簕杜鹃的艳红和风铃木的明黄交相辉映,其繁复多变的枝叶花朵栩栩如生,在夜空怒放。
用无人机在空中作出如此高难度的图画,且保证效果完美,无人机团队进行了多方面努力。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负责人方武凌介绍,团队首先进行图案的平面设计、建模、动画制作,再通过剧本编辑软件完成航线规划及灯光效果设计,导出可被地面站识别的剧本文件。两个主场的地面站加载剧本文件后,将航点信息传输给无人机,无人机根据航点位置在空中走位,画出图案。
此外,城市建筑表面并非完整的幕布,要确保每一个像素都精准打在预期的建筑位置上,与无人机表演交相呼应,技术难度极高。那么,城市“巨幕”光影秀又是如何呈现的?
灯光秀团队通过提炼与再创作视觉符号,再根据不同大厦楼宇表面的差异制定专属方案。福田灯光秀运营设计方、深圳永恒光智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福田光环境项目总监袁刚介绍,市民中心建筑结构独特复杂,因此团队前期通过多通道投影融合技术,将41栋大楼画面无缝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符合建筑结构的整体画面,确保视觉效果的完美。
此外,团队还通过超高分辨率的渲染输出、精准的异形建筑映射(Mapping)技术,将设计与复杂的建筑完美贴合。
袁刚告诉记者,灯光秀与无人机的毫秒级同步,基于一套“时空同步系统”的精密协作,结合的关键在于节奏同步。视频内容与无人机的舞步指令共享同一时间轴。
“无人机的每一个队形变换都对应视频序列中的特定帧,比如无人机阵列开始旋转的那一毫秒,楼体光影的色块与线条也会同步开始流动,形成天地节奏的完美统一。”袁刚补充说。
大漠大飞行工程部部长贾恒祥表示,“精准到秒级别”也是为了让两地的市民观看时间同步,实现的难度系数其实是非常高的。据大漠大副总经理、技术支持部部长覃海群介绍:“灯光系统、音乐系统,或者无人机系统全部都接入到一个时间码的系统当中去,无人机几点起飞,赛博烟花什么时候放,都是再跟着这个时间码在走,我认为这也是一个相对先进的‘对视’方式。”
除了“精准到秒级别“的配合之外,灯光秀还具有为无人机表演提供叙事互补与延伸、构建“视觉景深”等作用。
作为“舞台布景”,楼体影像为无人机提供相应的“场景”。比如,无人机在夜空中展现“l love Shenzhen”标语,以及爱心和庆祝手势时,周围的楼宇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图案,烘托了欢乐的庆祝氛围,彰显深圳的开放包容、携手同行。
在构建“视觉景深”方面,灯光秀团队则通过巧妙的视觉设计,利用楼体的光影变化营造出强烈的空间纵深感。例如,当无人机在远处排列时,在楼体上呈现向前延伸的光束或轨道,让整个表演场地在视觉上连成整体,打破天空与地面的物理界限,极大增强了沉浸感。
6000+6000架无人机升空
演出规模时长均超以往
双主场各6000架无人机,这是全球首次单次表演主题1.2万架无人机升空,30分钟的无人机演出时长,也超越以往单次续航15分钟的最大时长。
方武凌介绍,演出时长大幅增加,就需要三编队融合飞行技术实现接力表演。简而言之,就是无人机团队通过巧妙编排无人机队形和舞步,制定无人机的轮换时刻表,达到既能实现同时升空无人机数量多,并且超长续航的效果。
“本次演出使用的第四代无人机,搭载智能降落伞触发装置,当无人机发生紧急状况时,能实现30-60米高空自动开伞,安全能力提升10倍。”
此次无人机灯光秀表演,参与的楼宇数量也远超以往。
演出的成功,离不开创作团队各方不断磨合和创新。“计算、模拟、优化、再计算、再优化是实现完美演出效果的唯一途径。灯光秀制作团队与深广电导演组、无人机表演团队等经过多轮研讨,最终磨合出一场高度协调、精准同步的演出。”何大军介绍。
45载风雨兼程,深圳从边陲渔村蜕变为全球科技与创新高地,以“敢闯敢试”的“拓荒牛”特区精神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篇章。作为扎根深圳的科技企业,大漠大将继续与深圳同行,以创新突破探索低空经济新边界,将“天空之城”的愿景变为现实。大漠大愿与深圳共攀高峰,让世界透过“深圳蓝”的底色,看见中国式现代化的璀璨未来,在新征程上再越山海、永立潮头!
本文来源:深视新闻公众号
记者 / 谭诗靖
撰稿 / 谭诗靖
审校 / 靳阳懿